幼儿园 小学
幼儿园 小学

+86 (0)574 8831 0099

EN

协和那些课 | LiD项目带你深入探访河姆渡文明
2023-01-29


LiD(Learning in Depth)深度学习,即通过跨学科融合学习的形式,融合多门学科的知识内容,以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习惯和整体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融会贯通,体验人与自然、社会的各种联系。协和LiD项目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造能力。





LiD之河姆渡文化

长期以来,对黄河文明的推崇与重视导致了对长江文明的忽视,以至于许多人都误以为中华文化只有黄河文明一个源头。直至1973年在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发现的河姆渡文明,印证了除黄河流域外,长江流域亦可作为中华文明的另一个“诞生地”。与此同时,这一发现将中国文明的起源提前到了公元前7000-5000年。


上学期的深度学习项目以河姆渡文化为探究主题,老师们设计融合了STEM、美术、音乐、体育四大学科,从自然环境、生活生产、审美意识、美学价值与意义等多个维度,带领学生进行多学科综合性的深度探究,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新石器时代长江文明的大门,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审美文化伟大的滥觞。



学习项目安排


image.png





食 · 稻作文明&生命之源

公元前六七千年前的气候相较于现在更加湿润温暖,土壤肥沃,植物茂盛,禽兽种类繁多。这样的自然环境决定了河姆渡人稻耕渔猎的生产方式,也培育了河姆渡人独特的生命意识,奠定了中华民族田园审美的物质基础。


早在7000多年以前,河姆渡人就开始种植水稻了,并且当时的稻作农业水平已经处在中国稻作农业史上比较成熟的阶段,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一个重要生产手段。为了亲身探寻稻作文明的前世今生,老师们特意设计将学期的研学活动与LiD项目进行了结合——趁着稻穗金灿的时节,前往协和生态农场,与水稻来一次亲密接触。

image.png



参加开镰仪式,与河姆渡的先民们一同感受丰收的喜悦;盘坐在稻田里,和老师一起溯源水稻的一生;割稻打谷,体验劳作的艰辛。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除了食物,先民们的生存自然也离不开生命之源——水。先民们除了饮用自然水源中的水外,也会储存雨水留用。但是放在今天来看,雨水未必能达到饮用标准哦。不过没关系,STEM实验室中,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利用“过滤净化法”净化雨水,野外求生新技能get✅


image.png
▲用回收塑料水瓶、鹅卵石、脱脂棉花、麻布、胶带、木棍和麻绳制作一个过滤装置





住 · 杆栏式建筑&榫卯技术


宁绍平原上山水环绕,独特的自然环境也造就了河姆渡独特的杆栏式建筑——即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下层饲养牛、猪等家畜,上层住人,这样可以防止南方气候的潮湿和避开各种凶恶的野兽虫蛇。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木构建筑技术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最重要源头,其相对成熟的榫卯技术更是决定了中国土木建筑传统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


image.png



了解了杆栏式建筑的特点后,同学们纷纷化身建筑师,和Will老师一起致力于解决杆栏式房屋结构稳定性的问题。


image.png
image.png




行 · 狩猎与部落舞蹈

没有出行工具的年代里,机智的河姆渡先民们把目光聚焦到了自己的身体上,尽可能的调用肢体的力量,以满足生活生产的需要。同学们也循着先民的思路,和Sun老师一起发现自己身体的强大潜能吧!


想要捕获猎物,没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可不行。同学们积极调动全身的大小肌群,一起来练习协调能力吧!

image.png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狩猎之前,先为自己制作一把趁手的“长矛”吧!



image.png

收获猎物的先民们,还会通过舞蹈的方式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其中的犴舞更是独具特色。“犴”是长江流域河姆渡先民的图腾,起源于人们对犴神的崇拜,而后衍生出了犴舞这一民俗舞蹈。先民们跳起犴舞以祈祷神明,望驱灾消难,赐雨露,滋五谷。




上场舞蹈之前,先得把演出行头准备好——让我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描一个最酷炫的图腾面具,争做台上最靓的仔。

image.png
image.png



经过Ivy老师的改编简化后,同学们也一同学习了犴舞,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和企盼。


image.png
▲认真且正经的“跳大神





听 · 骨哨&木筒&陶埙

没有手机电话,也没有文字,先民们是怎么沟通讯息的呢?除了近距离的面对面沟通,或是用图画传递信息,先民们还非常善用“声音”。


为了搞懂这件事儿,同学们先研究了一番“声音”的特质——大小与频率。经过几组对照实验后,同学们了解到:振幅越大,声音越大,传播的距离也越远;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声音就更具穿透力。

▲小实验-看见声音



虽然先民们可能对声音传播的原理“不求甚解”,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制作出了骨哨、木筒和陶埙。譬如骨哨的音色就极具穿透力,先民们可以通过哨声传递讯息,更进一步的骨笛还具备音调的变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沟通基本靠“喊”的窘境。不止如此,独具特色的河姆渡骨哨、木筒和陶埙不但是古代“越音乐”文明的源头,更是中华音乐始祖的曙光,也是余姚先民创造文明的历史印记。


image.png



在Ivy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一同领略了朴素粗犷的远古音乐——鼓和埙。鼓在原始社会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常在祭祀庆典中出现。而陶埙在当时不仅是做祭祀欣赏之用,更重要的是作为先民们诱捕猎物的工具。


image.png



学习鼓点之前,先为自己做个mini手鼓~


image.png
image.png



光说不练是假把势,协和学子们向来都是又说又练的真把式,不仅学习了埙的指法,鼓点节奏也抓得准。


image.png



真听真打真吹奏,我们一起打起鼓,吹起埙,随着狩猎的脚步,越过丛林,穿越古今,听嘹亮的骨哨萦绕在四明群山,激昂的陶埙吹奏在姚江两岸山水之间,低沉雄浑的木筒拍打东海的涛声。




用 · 石器&陶器&玉器

除了早期的乐器之外,河姆渡先民们还在器物制作的摸索与试错过程中,逐渐发展了制作技术,并对器物质地、色彩、造型等方面有了进一步追求,制作出的器物逐渐符合聚落群体的审美需要。


在美术课上,同学们一起感受了先民的审美——“适用为美”的石器制作思路。当然,在注重石器实用性基础上,河姆渡先民也把审美目光投射在石头本身的性质上,并有意突出石头的色彩和肌理之美。

image.png

▲河姆渡时期-石凿



除了石器之外,河姆渡的黑陶亦是声名在外。河姆渡陶器的制作更注重造型,不同功用的陶器有不同的造型,釜、罐、钵、碗、盆、豆等大多朴素无华,本真亲和,有稚拙之美和蓬勃的生命气息。


image.png
image.png
▲同学们正在尝试河姆渡图腾的版画拓印



Talia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了拉坯法、捏塑法、泥片贴筑法等陶器制作工艺。同学们还亲自动手,运用泥条盘筑法创作了属于自己的陶器。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看着陶土在自己手中慢慢成为一件美丽的陶器,成就感满满!





LiD之成果展示

经过一学期的多维度探究,同学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用各色作品,向老师和爸爸妈妈们展示了自己的所思所得,为一学期的项目学习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


同学们秀出的丰富手作作品:狩猎“长矛”、迷你鼓、手作陶器、河姆渡版画、图腾面具、杆栏式建筑模型……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LiD学习项目,一方面以融合学习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拓宽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乐学善学,并积极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LiD项目的教学实践也有助于提高学科教师的教研能力和业务水平,建设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优秀教师团队,有效发挥综合学科的各科优势,让学习成果最大化。


在协和,不仅有孩子们的“95+快乐学习法”,也有老师们的“快乐并享受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相长、共同成长是协和永恒不变的主题!